【心灵驿站】
《这才是青春的模样》
“越罗衫袂迎春风,玉刻麒麟腰带红。”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,穿着一身明制马面裙,朱子深衣,雍容华贵,虽与周围人角色扮演的动漫人物不同,但我知道,这才是青春的模样。
初见汉服,是在学校的汉服社团上,儒雅内秀、神采俊逸、美丽端庄……
似乎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它身上。但每当我买下一套汉服,也只会配上一段文案发到朋友圈中,却没有勇气将它穿到街上,我总觉得,那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。
时光轮转,第一次真正展示那身华服,是在迪士尼的一次漫展上。我漫步在展馆之中,身着那身华服,看周围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。
云海苍苍,江水泱泱;文化之风,山高水长。
“小妹妹,你这身衣服好特别啊!”一位慈眉善目的阿姨在我身边走过,不由发出了感慨,“这是扮演的什么角色?”
我见有人对我的服装好奇,便侃侃而谈起来:“阿姨,我模仿的是图兰朵公主,但这身衣服是根据我们传统汉服的版型设计的,襟衿袖袂,马面满绣,熠熠生辉,这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气韵。”说到这里,我心中不由涌起了满满的自豪感。
服章之美谓之华;礼仪之大谓之夏。
我看着衣袖上的绣花,有汉之古朴、唐之飘逸、宋之淡雅、明之端庄。这一帧帧展现于衣物上的美丽,是对天地的敬重,亦是对生活的感悟。
“好啊,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国外的动漫元素有机融合起来,果然年轻就是好啊,可以向人们展现最美的模样。”阿姨赞不绝口道。
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;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。
我以中式万福礼向遇到的漫展角色致以问候,他们也回赠我不同的祝福,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到我的身边,询问我汉服的细节,我才明白:民族的才是世界的,坚定文化自信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才是我辈青年该有的模样。
于高山之藏,方见大河奔流;于群峰之上,更觉长风浩荡。
“着我汉家衣裳,兴我礼仪之邦。”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,传统汉服在原有的基础上,不断吸收外来样式,不忘本源,博采众长,面向未来,最终走向世界。
我仰望天空,又低头看向大地,我与一众人物一同合影,那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,是中西合璧的全新境界。
我看着照片里的自己,汉风华裳,满头珠翠,神采奕奕,我知道:这才是青春的模样!
【点评】“蒹葭苍苍/白露为霜/广袖飘飘/今在何方……我愿重回汉唐/再奏角徵宫商/着我汉家衣裳/兴我礼仪之邦。”当《重回汉唐》的歌声苍凉地响起,当我们郑重地穿起千百年前古人穿过的曲裾深衣,随之而来的,还有一种承袭千年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。举手投足间,仿佛与古人心意相通、血脉相连,能感受到他们广袖长袍挥毫书写的风雅、泛舟采莲时“罗衣何飘飘,轻裾随风还”的灵动飘逸。华夏有衣,襟带天地,甚至连衣袖上的绣花都有所寓意,汉代古朴,唐代飘逸,宋代淡雅…有树木山川,有日月星辰,有对天地的敬重,更有对生活的感悟。
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爱,渗透在文字的款款描述里,从没有勇气穿到街上到目睹越来越多的人对“我”的汉服致以关注和赞赏,一份自豪感亦慢慢植入心中。青春就是大胆地呈现出自已最好的样子,这一刻,“我”展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美,还有对传统文化炽热的爱意,这份投入、真挚与热爱,正是青春最好的见证。
【适用文题】( )中的青春;我与传统文化有个约会;融……
《篆 刻》
左手青田石,右手白钢刀。一痕痕白色的圆润灵动的笔画,是金石碰撞中绽开的花。
篆刻,是一种古老的艺术。近来对此颇有兴致,便自己摸索,随心而刻,不求甚解,只图消遣,偶有所感,记于斯文。
一块石料,在底面刷上墨水,静候片刻待墨干。一把刻刀,或执或握,轻轻触及石面,找准角度,便可以下刀刻石了。刀法大致分兩种,切刀与冲刀。所谓切刀,便是用一下又一下的“切”组成一条线。先以某个合适的夹角将刀的一角嵌入石面,然后将刀顺着刀刃的方向向下压,石料的白屑在刹那间迸起。然后提起刻刀,石面上便呈现出一痕白迹。紧接着在上一刀的末尾处将刀插进石面,再进行第二刀……
如此反复,几刀便可组成一根线条。毕竟刻的是石,每一笔都比不得在纸上写字那样轻松,故一横一竖下来,就免不得手酸臂麻了。切刀刻出的笔画,粗犷而别具金石味。至于冲刀,就是直接将刀角嵌入,夹角比切刀略小,然后用力一推,伴着“咔咔”的石头呻吟的声音,石屑飞溅,一痕流畅的线条便显现出来了。有时,刻一次,笔画尚略显单薄,就需要沿着原来的线条再刻一次,加粗笔画,方显得雄浑饱满,具有笔墨的味道。
有时刻完一块石料,看着满桌的白色的石屑,不免想到,一块青田石,要成为一块篆刻石料,要经历从山上开采,工厂里加工切割,砂纸的打磨。到了人手上,还要经受墨水的沾染,切刀在身上戳点,冲刀在皮上划拉,上百次的切磋琢磨、精敲细打、猛刻轻雕,方成为篆刻作品。
我们在这人世间,摸爬滚打饱受折磨几经风霜,磨秃了棱角填平了裂痕;自然这只手握着我们,社会这只手执着刻刀,或以玩乐休闲的轻松,或以雕琢作品的庄重,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划下一痕痕白迹,做着生命的篆刻。
篆刻大都是要破边的。
破边是什么?就是做残。一方印章,刻完了,四角方方正正尖锐锋利的总不好看。所以,刻完一块石料,要用刀柄在四角上敲一敲,在四边上碰一碰,或在大片留白之处划一划。自然,破边是不能随便的破。破边其意义就在于返璞归真。古代的印,有几个是保存完好的?在岁月的洪流里,印章的四角会在桌上碰缺了,四边会在地上摔残了,留白处也免不了留下几个缺口。最好的破边,就是效法自然;次等的,是为破边而破边;三流的,就是假装老手,在角上磕一磕,显示自己不外行。
也许你要说,破边做出来的效果总给人一种笨拙、残缺的感觉。
可是你去找一找,哪一棵自然的树没有虫的侵蚀?哪一朵自然的向日葵粒粒饱满?有残缺,才有了美。
艺术,似乎都因为不完美,才有了美——维纳斯是断臂的,胜利女神是掉了脑袋的,兰亭集序是后人临摹的,富春山居图是被火烧过的。
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
生而为人,我们都带着残缺来到这世界上,而很多人却想做完美先生完美小姐,生怕把自己的裂痕展示出来。
其实何必隐瞒这不完美?
因为不完美,我们才是自然的人;因为有了拙朴,我们才是真实的人。
因为人的裂缝中透过去了光,才照到了人心中最深处的人性的璀璨。
《一段温暖的旅程》
天地我若远行客,一段旅程一份暖。
——题记
轻倦雕窗娟娟月,夜举清香澹澹风。
我独自一人久坐窗前,令人无法接受的考试分数如烈焰灼烧瞳孔。眼看期中考试将至,怎渡,怎渡?
愤懑满腹推开椅子,却是无意,目光触及那方古砚,那支狼毫。突然有种想练字的冲动,把自己也吓了一大跳。于是,我与书法再度相逢,开启一段温暖的旅程。
狼毫沉默,砚台蒙尘。我竟不记得是多久不曾练字了。双手捧砚,拂去灰尘,捻开韧性的狼毫,轻轻磨砚。那熟悉的墨香在空气中氤氲,浓厚,升华,积蓄已久的温暖也越发清晰。缓缓铺开宣纸,纸镇压好,研好的墨汁在空气中静候与雪白融合的那一刻。手移向砚台,柔软的毫儿不急不缓饮一腹墨水,便缓缓移至纸上。
墨香馥郁芳华,黛色点染青林。笔尖垂直落下,笔尖轻触纸面,墨色晕染于雪白,展开一场雪白与黛色的光与影的对弈,像母亲亲吻襁褓中的婴儿。笔尖倾斜,雪白的宣纸上便留下一道温暖的笔触,墨香氤氲的温暖在这一刻大放异彩。
右则成横左成撇,下则成点上成峰。一个笔峰,一个婉转,勾勒美好,绽放温暖。横是江南水乡翠绿宁静的湖面,竖是西北大漠扶摇直上的孤烟,撇是塞外纤陌随风起舞的杨柳,捺是黄山峰顶葳蕤蓊郁的奇松……积蓄已久的温暖缓缓绽放于苍劲隽秀的字迹之中,升华于宣纸之上,温暖于旅途之中,解开了我布满阴霾的心绪。
心中豁然。一次旅程,与书法共舞,一份暖意氤氲心间。而这暖意,源于血脉深处,是每个华夏儿女心中的烙印,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自豪。这份浓郁凝重而又专注执著的民族情结,触动了我的心弦,温暖了我的旅程,照亮了我的青春。
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,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消。一次与书法的相逢,便收获了一段旅途的温暖。在这梨花溶溶月的轻抚下,在这柳絮澹澹风的絮语里,在这一段温暖的旅行中,我的心田已化作一方古砚,滋生了一汩汩暖流。既然选择了远方,何不在一段温暖的旅途中风雨兼程?
《我和剪纸有个美丽的约会》
老一辈儿的人似乎都会剪纸,我奶奶也不例外,而她剪窗花更是一绝。我正是在她的耳濡目染下与剪纸有了美丽的约会……
每逢春节,奶奶总会用她那长满老茧的手摆弄几张大红卡纸,随着剪刀的“咔咔”声,那憨厚可掬的熊猫、展翅高飞的大雁、抱着萝卜啃得津津有味的的小兔子,还有那形状各异的花草树木便出现在我的眼前,让我爱不释手,浮想联翩!
奶奶识字不多,但她剪的“福”字却是最好的。在她的剪刀下,那“福”字有各种造型,还可以饰以别致的图案,贴在窗户上是一道美丽的风景。更重要的是,我仿佛从这些“福”字中体会到了奶奶对生活那真挚的爱与醉……
在她的影响下我剪的最好的窗花便也是这“福”字了。
刚开始和奶奶学习剪窗花的时候,我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消遣。但次数多了,我逐渐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兴趣。每到放寒假,做完了作业,我就开始和奶奶一道“舞剪弄纸”了。
“嘶一一我又剪到手了。”我吃痛的倒吸一口凉气。奶奶忙停下手,拿出创可贴递给我。我忍不住懊恼:“我都学这么久了,怎么还是会剪到手?”奶奶闻言一笑,将我放在腿间还未剪完的纸拿在手里,一折、一绕、一剪,一个完美的“福”字便出现了。
我忘记了疼痛,看着奶奶手中的“福”字羡慕不已。奶奶将它递给我,慈祥地说:“丫头,你这才学几天呀,这剪纸是咱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,哪有这么好学的啊?”说罢,她又轻点了点我的鼻尖。
“文化?这剪纸也是传统文化?”我有点不解了。
“是啊,剪纸是先人遗留下来的老传统了,它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,也是最朴素的口种美了一一我年纪大,说不清楚。你翻一下书,也能上网查啊!”奶奶人老心挺跟时代的。
我上网一查,还真的如奶奶所说的呢——中国剪纸是随着纸的诞生而被发扬光大的一种民间艺术。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认知、教化、表意、抒情、娱乐等多重社会价值。2009年,中国剪纸项目入选联合国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……
哇!原来剪窗花剪的不只是窗花,在剪刀下,也有着中华民族亘古流传的文化,是我们的心愿所盼、生活所铭的寄托啊。奶奶最爱剪的“福”字是她老人家对红火日子的体会和对党与国家的感恩吧……
我盯着手中的“福”字看了许久,它像一团火在燃烧:也像一面旗在昭示一一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幸福在啊!
“奶奶,你以后教会我剪纸吧,我要将和它的约会进行到底……”
《坚持追梦》
当黄昏渐渐融入夜幕,那一抹余晖透过云缝洒在回家的小径上,天边的色彩由白到蓝再到淡红,我却在这多彩的天幕下感到一阵寒意。夕阳的暖意并未透入我冻结的心房,那刺骨的冷意更是让我忍不住眯起了双眼。
一路上,师父的严厉批评回荡在耳边,“你的眼神太死板,缺乏感情表达。”“步态沉重,没有什么美感可言。”我闷闷不乐地拖着沉重的脚步,忍受着自我怀疑的折磨。迎面吹来的微风带走了一天的疲惫,也似乎预告了不祥的前兆。
回到家,妈妈瞧出我的沮丧,她轻声安慰道:“孩子,别气馁,坚持下去,你一定能做到的!”妈妈的鼓励如同春日的和风,悠然拂过我凝重的心湖,泛起层层涟漪。我努力抑制住心头的情绪,却仍旧挡不住那涌上眼眶的泪水。
第二天清晨,我重新踏入戏班,换上厚重的戏服,开始了孤独的自练。汗水浸湿了衣衫,因不熟练的技巧,我一次次摔倒在坚硬的地板上。然而,倔强如我,不曾退缩。我练习着每一种步态,缓慢的、快速的、轻盈的,我一遍遍重复,尝试将师父的技艺融入我的身体,仔细研究他的眼神如何传递情感。每晚,面对镜子,我沉浸在自己构筑的角色世界中,体会着每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。我的步伐变得轻盈,师父也认可了我的眼神变得充满灵动。我的心仿佛抚平了那些曾经的波澜,我开始相信,自己的确能够在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。
终于,迎来了我人生中的重要一刻——初次登台。演出的夜晚,随着灯光缓缓暗下,我深吸一口气,缓缓步入舞台。戏服沉甸甸地压在身上,却压不垮我挺拔的身姿。在光影中,我轻松地变换站位,和同伴们眼神交流,配合默契。情感在我们的身体语言中流转,一幕幕动人心魄的画面跃然于舞台。
掌声如潮水般涌来,充盈着整个剧场。我在那明亮的舞台上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,展现出角色的个性和生命的力量。那一瞬间,我意识到了坚持的意义,了解到梦想的光芒是由无数次跌倒后再站起来的勇气点亮的。
每一个经历过艰难磨练的人,都会在挫折中寻找到前进的力量。那些汗水、泪水、甚至是血水,都汇聚成梦想实现的沃土。我们努力地播种,日夜耕耘,只为在灿烂的星空下收获那最璀璨的星辰。岁月的长河永远记得那些勇敢追梦的人,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梦想,用坚持铺就了成功的道路。
这段刻骨铭心的体验教会了我,不论梦想的路有多么崎岖,坚持就是通向光明的唯一道路。而那些试图遮蔽我们前行的阴霾,最终都会在坚持和不懈努力的阳光下,烟消云散。这不仅是对舞台上角色的诠释,更是我对生活的理解——唯有坚持,才能让梦想的星火燎原,照亮前行的每一步,让我们成为更加真实、更加卓越的自己。
《回 家》
“母亲,我想回家,母亲……呜呜……”
又一次,她从睡梦中惊醒。
胡帐中,火炉旁,温暖的火焰跳跃着,而她的心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月圆月缺而一层一层的冷冻起来,怎么也
化不开,即使披着那厚厚的貂皮大衣。
她唯一的乐趣就是看那皎洁的月亮,仿佛那月亮的表面可以映射出她的家乡,映射出她对故乡那仅存的记忆。又一次月圆时分,她想起很久以前的这一刻,她正要跟家人团圆,却被匆忙地召到殿上,她看到元帝那焦虑渴盼的眼神望着她,她知道不久前匈奴兵踏进中原,此时的她似乎预感到什么,突然一股冷气迎面扑来,她知道这是匈奴和亲的队伍带来的。
月圆时分,没来得及告别父母,告别热恋的故土,告别每次都会使她开心的圆月。她带着琵琶,弹拨着心事,缓缓地驶进大漠。此时的她望着圆圆的月亮,却望不到故乡的脸。
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”一次次的拨动,一次次的撞击着破碎的心。
昭君,你那如花的容颜,却在故乡的脂粉中慢慢凋谢、枯萎。你身旁的儿女唤不起你儿时的记忆,唤不出你对家乡的无限眷恋,因为故乡已被冻结在你的心里,成为永恒的冰点。
“回家,我要回家……”她无力地躺在床上。
“母亲,这儿才是咱们的家呀。”
夕阳中花儿是那样的衰败,离开枝干的花瓣更在异处枯萎。
“回…家…”面带微笑,静静离去。只有在此刻才回到了久违的故乡,回到了热恋的故土。
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
【亮点精评】这篇考场佳作的亮点有:一是紧紧把握住题目的内涵,并做了恰当的延伸,从古典文化中挖掘出民族精神。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,通过王昭君独特“人生旅途”的浓缩,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故人和怀念故土的真实心理感受和体验。二是开篇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,文末用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•其三》的诗句作结,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,又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。
《带着唐诗宋词出发》
○盛敏
平平仄仄,妙龄女子手敲红牙板和着节拍低吟浅唱夕阳西下,柔肠百转;仄仄平平,关东大汉指弹铁琵琶踏着步子引吭高歌大江东去,气吞河山。遥望黄河之水感叹波涛之汹涌,登顶泰山之巅俯瞰群山之渺小。惆怅国破古城草木烟笼十里堤,感怀遭际云梦水泽波撼岳阳城……各种风景迥异的画面组成悠长的图卷,翻开诗词书卷,便一一展现在我面前。啊,唐诗宋词!
看!天宝年间,李白遭受谗言诋毁被排挤出长安。激愤的诗人写下“长风破狼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诗人沉重而不沉沦,对理想的执著,对前途的自信,令人敬佩。浪漫的李白啊,诗句总是那么豪迈奔放。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是才气,“飞流直下三干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是大气,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是骨气……我常常为他诗作中排山倒海的气势而倾倒,犹如遥望九万里长空大鹏同风飞起,我感受到他坚毅的胸怀与不屈的灵魂。读了这样的篇章,你必定会唤起生活的坚定信心。
看!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迎着“山头斜照”向我们走来的苏轼,再次用他的诗词告诉我们什么叫从容。他面对微冷的烟雨,却含笑前行。尽管经受了数次贬官远谪,却毫不沮丧,依然抱着旷达乐观的平常心,冷眼相看宦场沉浮。这种气度何其珍贵。正因如此,苏轼词作中豪放激昂的气概也是当时的文人所无法媲美的。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干堆雪”、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,慷慨激昂,至今读来仍令人顿觉气势雄伟,振聋发聩。
晚风袭人,独坐在书桌前,品读唐诗宋词,我感受到不同的诗词给人不一样的美感。
“过尽千帆皆不是。斜晖脉脉水悠悠。肠断白苹洲”,那是柔婉凄美;
“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”,那是磅礴恢弘;
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,那是明丽典雅;
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,那是古朴凝重……
手边常放一本诗卷词集,沉醉于诗情画意中,痴迷于优雅境界里。让唐诗宋词陶冶我们的情操,带给我们美的享受;让唐诗宋词净化我们的灵魂,给处于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一剂放松剂;让唐诗宋词振奋我们的精神,磨砺我们的生活意志。
让唐诗宋词伴着我们出发,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!
《被唤醒(版画)》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那些平凡的小草,无论被怎样摧残,只要春风一过,如约重生。
——题记
版画比赛落幕了,每当我想起那幅作品,心中油然滋生出一种希望。
几个月画技毫无长进,我坐在画室里,苦恼地皱着眉头。窗外,生机盎然,几株小草在不远处探头探脑。老师走过来,看看我,又看看窗外那几株小草。良久,慢慢说道:“孩子,你就画风吧。”
“画风?”我惊诧得喊出声来,“这风无形无色无味,让我怎么画?”老师依然看着窗外,嘴角处,却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。我苦恼地看向窗外,如今,春天的脚步一点点近了,黝黑的土地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肃杀之后,变得生机盎然起来。我把手伸出窗外,企图感受那风的气息,温暖、舒适,但是,我却想象不到它该有的样子。沉浸在思考中的我,内心有些沮丧,风怎样才能画出来?我一时无解。
我的目光又回到了那几株刚长出来的草上,它嫩绿的叶子在风中尽情地摇曳,好像在跳着一曲活泼欢快的波尔卡。我不禁入了神,定定地凝视着春风中的它们。忽然,我的心头一紧,涌上一阵狂喜,老师让我画风,这就是风啊!此刻,正是因为春风将希望的种子播撒给了大地,万物才会复苏,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!我赶紧掏出铅笔和画板,在洁净的白纸上勾勒出细腻的草叶,脑中回放着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的样子。此刻,世上的一切仿佛都充满了生机,沉浸在和煦春风中的大地,似乎充满了希望,我想,春风不就是如此吗!
刻刀在木板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印记,新鲜的木屑伴随着划破空气的“吱啦”声,听着是那么的悦耳。我自信满满地挥、拉、划、刻,不费多久,一幅版画就诞生了。画中,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在嶙峋的山岩中,一粒草的种子经历了生根、发芽,此刻,它在春风的吹拂下,叶子在自由招摇着,似乎在宣告生命的美好!草叶的轮廓我刻得异常仔细,在我的眼中,那株岩缝中的小草有股不屈不挠的力量,它在生命的角落,歌唱着春天,也歌唱着希望。我给这幅画取了个名字叫《春风》,虽然我无法雕刻出风的样子,但是小草的生机足以让人感受到春风的力量。
春风是春天的使者,它的来临,不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生命,更唤醒了我被冰封消沉的内心。漫漫人生路,有时就需要心头吹来一阵春风,像母亲般温柔,如父亲般有力,唤起重新奋进的朝气。春风无形,正如父母之爱无言,但倘若你真的理解了他们对你的爱和期望之后,你就会对生活充满了目标和期待,因为此时此刻的你,正如眼前生机勃发的小草一样,被春风唤醒了。
《热爱为舟,一苇以航》(书法)
轻柔的晚风潜入书房,窗帘微动,帘间一轮浑圆的明月悬于檐角,映于白墙,映于雪白的宣纸上。
书法室内,古木沉香,琴瑟悠扬。同学们都铺纸研墨,执笔点墨,淡然落笔,陶醉其中。我却头痛欲裂,睡眼朦胧。强忍着头痛铺纸摆砚,蘸墨挥毫,转折,只是一,点迟疑,墨水便猝不及防地漫开,曲折的墨痕如春江浪花轻拍岸边。失败的书写让我心烦意乱,长叹一声,将纸揉团丢弃,厌倦之意顿起,随后俯身趴下,目光无神地望向前方。
夜微阑,一阵轻风拂过,夫子的作品吹落在地。我揉了揉惺忪睡眼,定睛一看,“热爱为舟,一苇以航”。墨痕深邃,醍醐灌顶。我顿时想起自己为何如此刻苦地练习书法:因为我热爱着它!这几年除了奖章与荣誉,我却对它越来越“冷淡”,越来越“陌生”。书法墨道本是我心中最深沉的热爱、我应重新拾笔,找回它!
我静下心绪,双手捧砚,拂去灰尘,碾开那柔软的狼毫,我感到一束久别重逢的微光照进窄窄的心湖。墨香逐渐浓郁,我也渐渐沉醉其中,铺开一张雪白的纸。饱蘸墨汁的笔与白纸融合的一刹那,我瞧见了一湾清溪、一条青石小径。我的手上下起舞着,一个笔锋回转,勾勒美妙,浓墨在纸上渲染开。横是江南水乡翠绿幽雅的湖面,撇是塞外阡陌翩翩起舞的烟柳,竖是西北大漠扶摇直上的孤烟……或隶或行或草或楷,笔杆中蓄势勃发的温柔化在苍劲妍丽的笔迹中,悉数如莲绽开在纸上。
顷刻间,笔墨流转,行云流水,我以虎踞龙盘之势写出了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的雄浑浑壮阔;以凤唳九天之魄写出了“当年万里觅封侯,匹马戍梁州”之意气风发;以紫燕穿林之气写出了“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”之英勇威风……我重拾了对书法的热爱。墨为阴,纸为阳,阴阳间日光微醺,心境豁然明朗文人墨客以诗为舟,书写了秀美山水;莘莘学子以书为舟,立下了凌云壮志;将军战士以剑为舟,剑下了丰功伟绩。而我,要以对书法的热爱为舟,纵使前路漫漫,惊涛骇浪,我亦勇往直前,义无反顾。唯有以热爱为舟,方能一苇以航!(804字)